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by Albert)


[xbeta转载说明] 2011年计划实践PKM和GTD,并分享一些非主流的看法。虽然在留言中勇敢了一下,做了“GTD是鸦片,PKM是伪命题”的粗暴式总结,但在正文中,却仍然谨慎。读者越期待,就越不敢轻易下笔,就一直没有开始这个话题。机缘终于来了,Albert兄发邮件分享他的PKM观点,拜读之后,发现与我的观点比较一致。改错即进步,止恶即行善。避免知识管理的误区,才能走上PKM的正道。感谢Albert有心有益的总结,为了更多朋友共享,特做转载。[via]

知行合一。由 shufami.com 生成

[Albert正文] 接触个人知识管理很长时间了,慢慢开始深入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分享一些重要的概念给大家,因为这些概念是被很多人所混用的。而这些混用的概念,可能是你我曾经犯过或者正在犯的错误。

1 误把PIM当做PKM,以收集为始,整理为终

个人知识管理,又名PKM(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是一种个人收集,验证,存储,搜索,提取,分享知识的过程。PKM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叫做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区别如下有两点:   

从对象而言,PKM面向的是知识工作者,而PIM面向非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即有创新需求的工作。
从过程而言,PIM只采用了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收集,存储,搜索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PIM只是PKM的子集。很多人使用知识管理软件很长时间,却只是停留在PIM的阶段。知识管理软件就像是一个收纳箱一样,收纳了他们收集的所有信息。而这些知识并没有像化学药剂一样产生连锁反应,所以其对收集者带来的帮助也不是特别明显了。

2 抱着宁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心态收集整理知识

切记一个观念:不是所有知识都是正确而有效的!我们认为, 你应该自己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应该忽视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你就必须带着一个特定的态度来阅读–一个提出问题的态度。阅读材料的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一种是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阅读者很仔细地阅读文章的每一句话,试图理解每一个问题,他会标记出关键字和关键性的句子,而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他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者观念。(参见《Ask the right question —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收集整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鉴定知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不过,我们很幸运,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学习CriticalThinking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方面的理解。

3 提取知识是终点吗?

如何您和我一样已经很正确地理解了PIM和PKM的关键区别,那么您肯定也明白了,知识如果不加以提取,他永远是别人的知识,而不是你的化学药剂。

我们当初收集知识的目的可能很单纯:为了更快地检索到在记忆中已经模糊的知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有几千条数据,这是OK的。如果10万条?100万条呢?您还会这么自信吗?估计您会被存储在数据库的数据搞疯掉,因为即使采用关键字加标签的限制搜索返回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而您总是不停的添加标签,分类文档,累么?

我的建议是,提取关键性的知识,写文档总结知识,把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删除已经吸收掉的数据。

提取关键性知识并写文档总结知识点是PKM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关于写的好处,可以参见这里:《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把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很愉快地删除掉那些数据,或者存档起来。

4 我需要分享知识吗?

在创建这个blog之前,曾经我创建过一个Linux的技术博客,并认识了很多国内的开源开发者,他们不求利益,只是为了纯粹的兴趣而搞开源,和他们交流了很多经验,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一群人深深地影响了我,乃至对我整个职业道路。

如果不懂得分享,知识永远只是你的,如果知识不能流动,就像地上的一滩水,面积永远只有这么大。流动的知识却能被注入更多的活力,也许您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也请不要小瞧“砖家”的威力,他们也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吓你一大跳!

分享知识不只是分享,也完善了你的知识。

5 什么是终点?

我没有看到终点。

也许我会偶尔小小骄傲一下,我对某某问题的认知已经达到一个很不错的程度。以我做程序员的经验来看,没有任何程序敢说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程度,即使KnuthTAOCP一书的作者)号称他的排版程序没有bug,甚至用金钱来悬赏,估计也不敢说他实现了所有用户期待的功能。每一个程序总有一个可改进的空间,或是功能,或是算法,问题是,这种改进需求我们还没有一个已知的办法来衡量。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推导到PKM上来。你写的或者别人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文字,都有值得推敲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备受瞩目的名人却也是备受批评。推敲的庞大力量可以击毁一座长城。

这只是一个提醒,不要怀疑自己,抱着对自己负责,也对别人负责的心态来做PKM,而不是陷入一个寻找终点的黑洞中。


《“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by Albert)”》 有 98 条评论

  1. 现代社会知识密集型工作的要求知识工作者掌握的技能经验和知识要比单独的个人来的多。因此之故,个人对等知识管理Peer-to-Peer Knowledge Management颇为重用。

  2. 这是我懒得谈论知识管理的原因,于我而言大多数人谈论的只是“资料管理系统”而非知识。我的观点是:初级的知识管理至少资料本身是知识,它可以独立,但这并非你个人的知识;之上是一个较小方面的知识体系,至少也能做思维导图的树状分解;再向上是网状,将各个点与不同方面相联系,与个人思维模式结合。
    一直都说有时间专门在古道视野上谈论一下这个话题,可惜一直没啥时间,正好这边开了个好头!
    个人知识管理必须关注到一个东西“个人”,每个人不可能脱离自身原有知识体系,去独立学习一个方面的东西,而与原本知识体系不结合,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将个人知识管理与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背景相结合和反映才是关键与难点。
    我个人资料管理用EverNote,知识管理更多的暂时用思维导图,成知识体系,不求全,只求个人化,我自己的理解与丰富;之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选择PB(或者Wiki),将各个导图中的点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网络,才算有点类似思维方式的基础了。

    • @古道,
      赞成:“个人知识管理必须关注到一个东西‘个人’,每个人不可能脱离自身原有知识体系,去独立学习一个方面的东西,而与原本知识体系不结合,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将个人知识管理与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背景相结合和反映才是关键与难点。”

    • @古道,
      赞成,三个层次,一目了然
      1. 初级的知识管理至少资料本身是知识,它可以独立,但这并非你个人的知识;
      2. 之上是一个较小方面的知识体系,至少也能做思维导图的树状分解;
      3. 再向上是网状,将各个点与不同方面相联系,与个人思维模式结合。

      第一个就是PIM,到第二个层次,基本上对当前领域熟悉,并能够熟练使用
      而第三个层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融汇贯通,俗语说得好,看山不是山,就是这个意思,很多领域知识本质上完全可以抽象出通用的模式。

      这让我相当我刚写的另外一篇blog:,里边谈及的一个1966年的心理学实验,数学知识也可以抽象成生活情境。

    • @古道,
      赞成,三个层次,一目了然
      1. 初级的知识管理至少资料本身是知识,它可以独立,但这并非你个人的知识;
      2. 之上是一个较小方面的知识体系,至少也能做思维导图的树状分解;
      3. 再向上是网状,将各个点与不同方面相联系,与个人思维模式结合。

      第一个就是PIM,到第二个层次,基本上对当前领域熟悉,并能够熟练使用
      而第三个层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融汇贯通,俗语说得好,看山不是山,就是这个意思,很多领域知识本质上完全可以抽象出通用的模式。

      这让我相当我刚写的另外一篇blog:《转不动的齿轮》,里边谈及的一个1966年的心理学实验,数学知识也可以抽象成生活情境。

      • @Albert, 所以,我一直说,至少初步的做知识管理一定要把领域限制的很小,非常小,因为只有足够小才能把自己在这个方面的东西涵盖全,研究透。等这个小的领域研究透了之后,一定要扩大,做好内涵和外延,甚至是无限的延伸,延伸到看似无关的东西上,比如我现在做的时间管理研究。进而将不同的小领域连接在一起。
        或许第三个层次之上还有第四个领域,我认为到了第四个层次才是融会贯通,你已经不用区分网状结构还是树状结构,一切的东西信手拈来,大概也就不用知识管理来引领自己了。

    • @古道,
      我同样赞成这三个层次,但是把“ 初级的知识管理至少资料本身是知识”这句话,我不太认同,我认为

      最开始的还是“PIM管理”,通过学习、复习过程后,这些信息才转换到知识!!因此知识管理最开始是从PIM管理开始,剩下的层次就如你所说的(通过思维导图、然后通过WIKI)!

      (这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 @vpxiroot, 是我表达不清,汗。我说的含义更多的不是指知识管理的过程,而是是知识点,我指的含义是,知识点方面的文章或资料的收集。还是说的不太明白……
        其实我们说的基本类似。只是有一个基础定义的不同而已,我把你说的PIM独立为“资料管理”,排除在知识管理之外,做一个独立的系统,所以我个人的知识管理不包括这部分了。(我对很多东西的定义好像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无语)

  3. 说老实话,我个人不认为EverNote之类的软件是良好的知识管理软件,因为tag最多只是一个点,而无法形成树形分支,更加不要说是网络了。
    至于说分享,我认同分享理念,但是说老实话,个人知识管理能否分享,我持存疑态度,因为知识管理可以分享,因为知识是死的,通用的,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个人知识管理需要强调个性化、个人化,知识背景化,分享出来的东西其他人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更加无法自然使用,现在很多人在强调个人知识管理分享,我个人感觉根本谈不上,最多只能说是一些想法的文章分享而已,很少有体系和框架的东西在里面。古道视野的时间管理系列文章是我做一个体系的文章分享的尝试,可是我发现大多数人是不会按照顺序阅读的,更加不要说连续读完,但是很多东西前后承接与铺垫、个人思路隐含其中,对于网络文章来说很成问题。

    • @古道, 读者因为知识背景不同,对老兄的文章的理解和领会也是有深有浅的,这一点是不能勉强的。哈哈,伟大的作者往往也是伟大的读者,而伟大的作者也往往是伟大的读者成就的。

    • @古道,
      1. 因为tag最多只是一个点,而无法形成树形分支,更加不要说是网络了。
      Reply: 我把一个领域知识放在一个笔记本中,每条笔记使用不同的tag标记,如此一来,执行全局搜索的结果不正是网状么?
      2. 但是个人知识管理需要强调个性化、个人化,知识背景化,分享出来的东西其他人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更加无法自然使用
      Reply: 1)他人不理解,可能问题在自己,如果无法解释清楚,也许是自己没有理解清楚。2)个性化很好,问题是如果没有一个通用的框架,个人摸索的消耗将是巨大的。3)我认为,我们分享,不求别的,像守株待兔一样,等着哪天有一个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来看看,或者提个刁钻的问题,让我冥思苦想,或者给我泼盆冷水,让我来个透心凉。这些都是让人浑身舒坦的事情,我相信,灵感和观点都是激发出来的。
      3. 现在很多人在强调个人知识管理分享,我个人感觉根本谈不上,最多只能说是一些想法的文章分享而已,很少有体系和框架的东西在里面。
      Reply: 别人说过的,我不一定要说,别人想过,我还会去想,强迫自己想得多点,说的少点,也正符合中庸之道,哈哈,想了这么多,当然也要写写,管它是被用来擦屁股还是用来挂厅堂。不管知识一些想法还是一个体系,都无所谓啦,个人水平并不是分享的阻碍,阻碍你的是你觉得的别人对你的看法!

      • @Albert,
        对于第一点,由于EverNote对于我来说只是资料管理系统,而非知识管理系统,所以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简单、直接、节省时间,所以事实上我基本上连笔记本都很少区分。您说的方法我清楚,也可以做到,但是毕竟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不够明晰和直观,不如用MM或PB、Wiki表现起来清晰简单,所以个人不太推荐。
        第二点,问题不在于是否能够解释,而是是否有必要解释的问题,我读书是非常清晰的感觉到,可能十个作者都谈到同一个词汇,但是其实隐含的定义十个人都有所不同,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如果将很多基本的东西解释清楚,并非不可,而是无必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用,而非他人。
        框架可以借助原有框架,我一般查阅资料时会参考图书馆的分类和领域涵盖,然后是Wiki的分类方式,最后可能也会找些其他的。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分类方式。
        对于分享你说的我非常赞同,这也是我做古道视野(http://www.GudaoVision.com/)的重要原因之一(终于有机会给自己做下广告了,哈哈)。
        第三点我非常认同,我从来不敢提倡个人知识管理分享(原因前述),我更加不敢提自己是在做个人知识分享,最多我可以说自己在古道视野上把时间管理系列文章成体系的呈现出来,但是这就是知识管理分享?我可不敢这么说!
        另外,你趁早去我的古道视野转转,多多留言,为啥在古道视野上大家的留言很少有这么深入探讨问题的呢!!!!!

        • @古道, 非常赞同古道说的可能十个作者都谈到同一个词汇,但是其实隐含的定义十个人都有所不同,读书到了一定的程度特别是做主题阅读的时候就要能够使用自己的词汇,而不是被作者的词汇牵着鼻子走。

        • @古道,
          所以,第一步往往是澄清概念,最后一步是建构系统,最理想的境界就像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不过,最开心的,还是能够学以致用。

    • @skystar, PKM软件其实并无优劣之说,而是和个人运用息息相关。感觉就知识管理而言技术手段都是次要的,个人的信念和持续的投入才是重要的方面。

      • @塞壬,
        不管是PKM,PIM,还是文件管理、联系人管理等其他管理,都是信息管理,而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能快速找到你想要找到的信息!!!!!

        • @vpxiroot, 不否认快速找到你想要找到的信息对于信息管理很重要,不过即便是信息管理也只是知识管理中的初级部分。个人觉得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存储、共享、内容分发、协同作业和知识检索等等。

        • @vpxiroot,
          便于检索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最近在看一本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03-027383-3,这本书的结构还是很合理的。比如:其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步骤:评价(包括对来源以及信息本身的评价)、采集、组织(加工、提炼等)、检索、利用(知行合一)。

  4. 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这个地方是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的: http://www.pkmcenter.org/PKM2/theory.htm

    至于为什么网友都不喜欢对事物做深入+全面的思考探究, 这是由互联网的特性来决定的.

    所有的网站,都喜欢网友点击、点击、再点击。 网友的点击对网站是有利的,而对人的大脑就不是这回事了。 现在, 我们暂且不讨论有利or有弊。 这样一种整个网络都盛行的做法,必然导致网友越来越习惯+喜欢点击。

    由于没有时间做深入的思考, 上网就成为了一个种查看信息的行为。 也就是 浏览

    长篇累牍的文章,才可能存在知识。 短小精悍的句子、炫目多彩的图片、引人大笑的视频、光怪陆离的游戏,都适合浏览。

    这就是它们的分别。 如果一个人真的希望积累知识,那就得做很多收集、分类、整理、阅读、实践、总结 之类的功夫。 这一个过程是信息转换成知识的过程。

    信息放在电脑硬盘里,就是数据。 信息放到大脑里,并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 这样的过程,才能转化为知识(理论+经验) 这个过程,无聊之极,一点意思都没有。

    至于信息的存储, 放在电脑的硬盘里,是属于自己的数据。 放在网盘上,就成为别人掌控你的证据。

    至于知识的分享。 这是不靠谱的。 在这个什么都不值钱,动不动就丢饭碗的时代里。 独吞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况且, 分享对自己不利,对信息的判断选择的过程更加的耗时耗力。

    举例说一下: 善用佳软 就是一个非常喜欢分享的地方。 但对网友来说,在善用佳软分享的软件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耗时耗力。 前面说的 evernote, 其实就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软件。

    这种东西,单机版的pkm2 + booguNote 就已经完全胜任。 然后把它们放在 DropBox提供的文件夹里,基本万事大吉。 如果要做点保密工作,加装一个 北信源数据装甲 ,别人就不能使用自己的数据了。

    这样不就行了么!

    但是,要做出这样的方案式选择,依然是非常的难的。

    —-
    这就是一个知识管理过程。这是不是很难?是很难的。因为一切都是支离破碎的。

    知识管理的过程,需要千辛万苦。如果加上创新,那就更加难了。

    所以,很多网友用电脑的目的就很简单。

    一个字:玩

    ==
    我不是IT人士,说话直接点,请见谅!

  5. 个人信息管理,最重要的是为个人所用,这必然导致极强个人化,而这种“知识”显然是难以分享的。定期整理也是做pkm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点个人的就很不到位,evernote里300多篇乱七八糟的文章,焦头烂额,已经很难整理了。这可能也与学科有关,人文类学科,信息过于庞杂而无边际,不积累到一定数量难以织成网状。想必更具条理性的理工科pkmer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一点做起知识管理。

    • @VerGil, 说老实话,我非常非常非常反对定期整理资料(我管这种零零散散的东西叫资料管理,我个人的资料管理还包括书籍、视频,甚至包括电视剧、电影……),因为在资料上耗费再多的时间也无法转化为知识!唯有深入的思考才可以!整理绝非转化的过程,尤其不是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过程。
      我个人采取的方法是添加资料时设置可能相关的标签,可以多设,尽量不要少设,等到我抽出时间专门研究一个专题或领域时,查看所有tag找到与之相关的东西,然后这时在随着知识构架的形成而整理资料。
      事实上,我之前整理过很多资料,但往往要么过期无效,要么你其实永远都不会深入研究那个领域,缺少了后续的转化环节,有何意义?
      BTW:采取我个人的方式,我不怕资料多,多了放进Google Reader,或者EverNote就OK了,只是一个简单的tag而已,等到用时,自然知道有用无用。

      • @古道, 可能因为我刚进大学,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收集的资料非常杂多。找个日子,整理一方面资料的过程也是重新阅读思考的过程,可能在这过程中“资料”就会有所转化

      • @古道,
        我对硬盘的文件整理(这里仅仅说的是文件整理,)方式,和你的思想类同,首先所有文件按照一个的分类标准(比如按照图书馆分类的标准)依次放在目录下.就不管了,当以后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要引用这些文件,这个时候才为这些文件打下标签!!!!

        • @vpxiroot, 我正好相反,因为文件尤其是涉及电子书的时候,很难说一本书只涉及一个方面的类别,所以我只能希望通过tag的方式实现,本来EverNote可以把文件作为链接的形式放进去,结果现在的版本不行了,我只是放弃这种想法,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把文件名修改添加[tag名称][tag名称],然后用everything搜索……

      • @古道,
        文献分类的确相当令我头疼,我目前也只是通过多个关键词来建立索引。不过很多时候,整理过去资料的过程,能产生新的感悟——个人体会。

  6. 终于等到这个篇文章了,跟随这篇文章的观点,我首先思考的是这篇文章的纰漏在哪?因为正如文章所说,我单纯的点击一下,这篇文章就进入我的evernote收藏里,过一个星期就复习一下,我很早就明白单纯的收集是没有意义,需要加上整理。没想到单纯的整理也是源不足够的。真正需要的深入的思考,对文章观点不仅赞同更是批评。没经过思考的知识知识无谓的文字。但是我认为单纯批评PKM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都地摘录开始进行自己的知识扩充,就像没读过书人无法写出大作,PIM不是错,关键在于没有进行深入一步思考,人总是懒得思考,总是以为一个形式就能获得实质性的飞跃,PKM和GTD正是人们可以摆脱思考的借口。学习了分享和写作知识的重要性。多谢分享

    • @Flynn.Gao,
      我个人觉得思考比整理有趣多了。(规划)、收集、整理、思考、实践、总结,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之间到底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可是真正的大难题了。人的资源是有限的,诚如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把握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案,当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7. 仅仅只是个人看法:
    为什么在PKM里面收集到的部分信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起到“以收集为始,整理为终
    ”就是说PKM仅仅起到了PIM的作用?原因有几个(这里不谈到信息的有效性的问题):
    1、收集太少的信息
    如果是这样情况,那么这些信息就不能提炼成知识!!!
    2、没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学习,而仅仅可能只做了整理分类的工作
    如果是这样情况,那么当然这些信息也只能成为信息!!!
    2、进行了学习,但没有安排时间进行复习
    如果是这样情况,那么当然这些信息也只能成为常识!!!

  8. 我没思考那么深,我只知道一点:就是从网上找到一些好的文章(主要是编程,与职业相关的)大部分都经过验证,然后在网上共享,目前主要在360doc。取之于人,用之于人。也不怕本地数据丢失,何乐而不为?

  9. 还是我来揭开这个弥天大谎吧:

    喜欢在网络上瞎蹿的人,要么是工作,要么是为了逃避学习

    说的地道一点,就是慢性自杀,吸食鸦片,以为自己在“学习”

    pkm?虚伪的一沓。

  10. 用了一阵Evernote,很好用,什么东西扔进去就行。但是感觉管理功能还是不够强。不知道哪款更重量级的软件适合?wiz怎么样呢?另外这个软件算不算国产软件,是国产软件的话会不会不安全呢?

      • @ping, 我前两天短暂的使用了一阵WIZ。发现它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于是换回来了。方便性方面还不能与evernote相比,自带的文本编辑器和双模式编辑在只想随便记点什么的时候很麻烦。其他方面确实有优秀的地方,但并不是现在的我需要的东西。

  11. 下棋复盘的时候,如果认真的,复起来就很容易,也能有更多感悟
    我想,知识管理也如此,得有你的思路在里面,他不是百科全书,更想是学习笔记。不求多,但求精,有条理,有线索。当你回顾的时候,
    不会有陌生的感觉。一些立马要用的知识点就google。
    就freemind,我想不出第二个了。

    信息管理的就多了,不说了。

  12. 你 代表不了别人 更无法代表所有人。
    好像上面一些人连这点都不明白。都试图把自己的经历,需求,当成所有人的。你不需要,所有人就都不需要。某软件某功能对你无用或效果有限,于是对所有人也一定都是这样。个个老气横秋老子天下第一,却又没见到一个能说的稍微专业一点。

    概念本来是为了便于沟通。如果变成了纠缠于概念本身,那这概念还不如先摆一边。不叫知识管理,叫笔记管理,文档管理,信息管理,又能怎样。对我来说,我需要这些软件这些功能,来提高自己工作学习的效率。

    这些软件这些功能还算是新东西,当然是大有发展空间改善余地。

    会纠缠于概念本身,在于没有标准化,具体化。

    • @飞飞飞,
      我觉得知识管理是很个人的东西,可能有普适化的东西,但思维上我想每个人差别还是有
      的,我不同意共享思维过程,但同意那种同质化的知识(事实上是很多的)

      • @hyperstatic,

        “共享知识”,怎么就替换成了“共享思维”,然后纠缠不清。一本课本,那是不是共享,那是共享知识还是共享思维?从小学到大学,哪条知识,不是前人个人思考的结果。

        个人思维差别,存在。但存在差别,是否足以去否定存在共同,足以否定共享知识?或者说,差别占多少比例?你跟别人的差别有99%?不要说没有,即便有,那分享1%,有什么不好。

        个人整理,系统化的知识,跟一本课本,一本书是类似的,只是可能没有那么的严谨,深度广度有差别。但不表示就没有分享的必要和价值。

        反对分享,应进一步想清楚,
        1是认为不应该分享。分享没必要,没价值,或甚至是有危害。
        2还是认为分享不可行,做不到。
        3如果是第2.那么继续想,为什么做不到,具体原因是什么。
        4是暂时做不到,还是永远不可能做到,具体理由。如果是暂时,是不是现在该努力追求做

        • @飞飞飞,

          共享(思维过程),抱歉没写清楚,想想之后,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知识跟获取知识的方法,都可以共享,不能因为有差别就觉得意义不大,共享越多
          反馈也越多。

    • @飞飞飞, 我认为这是对文章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而已,并没有特定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别人身上,毕竟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主观+别人主观+客观所混合而成,想单纯提取客观事情很困难,但是可以通过群体讨论这种形式无限的接近客观(不否认这可能是错误的)。

      至于概念问题,的确是用来方便沟通,但如何没有明确的概念又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解释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也是一种交流而已

      • @Flynn.Gao,
        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从自己的经历体验得出结论是一种习惯,如果不意识到自己的,跟他人的,所有人的未必相同,就容易盲人摸象。如果再加上固执,老子天下第一,那就无法沟通了。

        其实没什么人注意对概念做具体的界定,甚至多数人都没怎么思考过,自己说的概念到底什么含义。你也说知识管理,他也说知识管理,其实不知道自己说的知识管理是什么。在那个名词本身上绕,是绕不出结果的。所以我说,需要具体和标准化。
        我在上面列的1234就是一种具体化。有人强调思维差别,我问差别占多少比例,这也是一种具体化,甚至数量化。

        • @飞飞飞, 针对这个话题我认为你举盲人摸象这个例子的确比较准确,但这个“象”的确太大了,我们没法站得足够远去看清象的全貌,即使够远,我们也得围着象走一圈才能看清象的全貌,这样意味我们可以能要把方方面面都去实践一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简单方法是把每个人对“象”的印象说出来,自己进行缝合拼凑,即使不完整,也能更准确。盲人摸象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是坏事,坏事是像你说的一样,每人都认为自己看到了全貌这样固执心理才会导致无法沟通,针对这点才是关键。

          大多数人的确不会去思考正确的概念,只是主观判断,我认为真理永远只在少数人手中,而且永远无法普及。

  13. 不如把知识 狭义的看一下 知识就是在大脑里的 干总要谈电脑上的方法论呢 更重要的是人的脑子。一个结构话的思维 这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电脑啊或是其他的什么工具最多是个大脑的备份--以用于克服遗忘。。所以工具的好坏就变成了存储结构的好坏和使人恢复记忆能力的强弱。再补充一点是知识的前提是学习,而且不论知识的量如何,运用知识比知识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

  14. 我用了这么多的知识管理软件:PKM2、SCRAPBOOK、ONENOTE 等等,我现在最后还是回归到WORD了,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是和我排版一本书的经历有关系:
    最近单位需要写一本和历史有关的书,,内容在100万字,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整个过程完全就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分类整理、信息的输出,而这个过程,我只使用了WORD。开始阶段,我还没有把WORD和个人知识管理相联系起来(我是使用的是PKM2 scrapbook等来做知识管理,最后我发现当内容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软件根本无法胜任),最后我反复思考WORD和所谓的知识管理软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发现,WORD缺少的仅仅就是对知识(信息)的管理部分的功能:也就是没有所谓的树形目录、TAGS管理、搜索等功能,我想为什么这些功能不可以另外单独做成一部分,而非要集成在一个软件里面(编辑器+管理【树形目录+TAGS+搜索】=现在所谓的知识管理软件)呢?这就是国人所追求的“多而全”的思想在作怪,这和外国人的“少而精”的思想的刚好对立的,UNIX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形成的,因此个人认为:
    如果你所管理的知识的内容少的话,可以使用现有的知识管理软件,否则请使用WORD来形成这些知识,而管理部分在其他地方,通过使用超链接的方式来打开这些WORD!!!

      • @dadaow, 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要被工具牵着鼻子走,否则就真的成了《浅薄》里面提到的“变成了工具的小蜜蜂”

        • @vpxiroot, 嗯,明白。我一直用的是“硬盘搜索”,但是常常发现定位很困难。应该增加搜索的标签。对于写文章,曾有人说“ mindmanager 的资料整理和文章写作功能也非常强大和方便,以我的写作过程为例,它帮我在资料的整理,消化,归纳,提取有用部分,组织结构,甚至于快速形成草稿,以及写”参考文献”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率提高明显,使得写作过程非常流畅,只需把精力放到消化资料上,而不会因为资料繁多,而头脑混乱,影响效率.下面我总结了 mindmanager 在写作方面的使用步骤,非常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写作,资料整理等工作,对学生,咨询人士将会很有帮助.”

    • @vpxiroot, 非常赞同你观点,不可能几个G的资料都是常用资料,有些资料需要封存的,可能几年都看不到一次,最常用的可能就几百M,用资源管理器就够了,如果把资料存在一些私有格式上,心里很不踏实

    • @vpxiroot,
      比起word,excel或者pdf更有这方面的潜力。excel有检索、排序、信息深加工以及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pdf的书签和排版等很方便。不过,诚如您所表达的,工具是拿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用来成为问题的。与其停留在抱怨各种工具的种种不足之上,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工具间取长补短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有条件或者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话,甚至可以思考为何这些工具令自己不满,如何能够改善,他们又有哪些地方的设计很合理,甚至引导了顾客(软件的接收方)的潜在需求与期望。这样就真的是“善用佳软”了。

  15. 我又复习了一遍,提点个人看法:

    将包括PKM在内德所有学习溯本求源,想想自己十多年学生怎么当过来的,还不是听讲+做题+讨论+复习+考试这几步嘛,那对应着看,PKM的几步应该是收集(收集的同时记录所获 and 所惑)→社群及朋友间讨论激辩→笔记的重整,可用PB(我至爱啊) or 其他思维导图工具→验证,根据自己处于什么行业来决定验证的方式→考试(很简单,你收集时候就有了一个主题,那么你要规定自己每个周期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思考来,发表到杂志或网上去,或者给领导提交一份可行性论证方案。套用一句英语 sharpen your saw by hard debating,我认为辩论是个最有效的内化方式,最起码可以反复用批判性思考方法来“为难”自己)

  16. “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真知灼见的话,一定要分享,试着讲给别人听!

  17. […] ① Wiz 为知: 跨平台笔记软件,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善用佳软的总结) ② 个人知识管理的误区(我的PKM实践性文章) 目录: . |第一部分:魔鬼藏于细节–用户篇 . . […]

  18. 大家好,
    其实,我个人更期待的是一些关于信息载体间便捷转换的软硬件的进展与突破,这与个人处理信息的方式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关。还有就是信息(知识)管理在组织(如企业)层面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其实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市场——个人用户对商业软件而言,常常是众口难调,个性化的服务又难有商业上的可行性,但对企业级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就行得通。P.S.大而全不如可扩展。

  19. 博主向我推荐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也向大家推荐一本关于信息组织方面的书《google时代的工作方式》,这本书已经把组织原理说的是非常清楚明白了,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对实际组织方法的介绍,我认为不妥,或则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并不影响这本书对大家的帮助:)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